|
柴山登山

柴山登山全攻略:路線、交通、最佳季節與注意事項一次看!

去年夏天,我在泰國谷附近遇到一對從臺北來的情侶,他們穿著拖鞋、手裡拿著剛買的滷味,一臉茫然地看著步道地圖——結果十分鐘後,他們的滷味就成了猴群的午餐,女孩還被受驚的猴子抓傷了手臂。那一刻我就決定,一定要寫篇最實用的柴山攻略。

柴山登山步道
柴山登山步道

柴山,也叫壽山,對高雄人來說就像呼吸一樣自然的存在。但別小看它!柴山登山步道網絡錯綜複雜,從柏油路到原始土徑,從半小時悠閒散步到三小時氣喘吁吁的路線都有。我常跟山友說,這裡是入門者的天堂,也是老手找樂子的好地方,關鍵在於你得選對路!

老實說,有些較原始的柴山登山步道路段,標示真的不夠清楚。記得去年帶團,明明要去「一簾幽夢」,一個不留神,岔路沒注意就拐錯了方向,整隊人馬硬是多繞了半小時冤枉路 (汗)。所以啊,事先研究好你要走的柴山登山路線,絕對是明智之舉!

柴山主要登山口比較懶人包

登山口 特色 適合對象 停車難度
鼓山三路主步道入口 最熱門!階梯為主,設施完善 (廁所、攤販),可快速抵達雅座、泰國谷等景點 大眾、家庭、想輕鬆走看景的人 ★★★☆☆ (假日一位難求)
北側動物園入口 路線較原始,人較少,坡度起伏大,能通往「一簾幽夢」等秘境 尋求挑戰、喜歡原始感的山友 ★★☆☆☆ (動物園停車場)
南側文學院路線 從中山大學文學院進入,多林蔭,可結合海岸景觀,路線變化多 (部分需注意軍區管制範圍) 喜歡清幽、想結合山海景、體力中等者 ★★★★☆ (校園周邊找位)

柴山登山交通
柴山登山交通 – 別讓找車位壞了登山興致

說到上山,柴山登山交通絕對是成敗第一步!開車當然方便,但奉勸各位:

  • 鼓山三路主入口: 假日早上9點後?車位就跟中樂透一樣難找!附近付費私人停車場是選項,但走回登山口也有一小段路。建議早起的鳥兒有蟲吃,不然就… 認命排隊吧。
  • 動物園周邊: 停動物園停車場算是相對好停,走一小段路就能接登山口。
  • 中山大學文學院路線: 車停西子灣或中山大學內部付費停車場再走上去,或是搭公車到「中山大學行政大樓」站下車,步行約10-15分鐘可達登山口。

大眾運輸才是王道! 高雄捷運橘線到「西子灣站」1號出口,轉搭 [橘1]公車。這條公車路線根本是為登山客設計的:

  • 停靠點超友善: 「登山口」、「龍泉寺」(動物園路線附近)、「中山大學行政大樓」(文學院路線) 都能到。
  • 班次頻繁: 尖峰時段15-20分一班,省去停車煩惱。詳細時刻表真的建議上高雄市公車動態資訊網查一下,比靠運氣強多了。搞定柴山登山交通,你旅程的開端就成功了一半!

柴山登山路線

柴山登山路線大解析 – 別只走觀光客路線!

柴山登山路線百百款,走膩了樓梯水泥道?來點不一樣的吧!根據你的體力、時間和想看的風景,我個人推薦這幾條:

入門款:雅座小環線 (約40-60分鐘)

  • 怎麼走: 鼓山三路主入口 > 沿主階梯步道直上 > 抵達「雅座」休憩點 (有賣簡單飲食飲料) > 繞一小圈O型返回入口。
  • 優點: 輕鬆好走,路面寬敞,補給方便 (雅座有水、運動飲料、愛玉冰!),沿途猴子多(但請小心)。
  • 缺點: 假日人潮洶湧,比較吵雜,缺乏野趣。
  • 重點提醒: 這條是經典的柴山登山步道主軸,很適合初次體驗或帶長輩小朋友。但務必管好食物包包!這裡的獼猴是「職業級」搶匪!柴山登山注意事項第一條:食物飲料絕對不要外露!

挑戰+景觀款:泰國谷 ↔ 一簾幽夢 (約2-2.5小時)

  • 怎麼走: 鼓山三路主入口 > 主步道 > 岔路往「泰國谷」(特殊石灰岩溝谷地形) > 續行往「盤榕」方向 > 尋找指標往「一簾幽夢」(一條布滿氣根如簾幕般的夢幻小徑) > 可選擇接回主步道或走原始路徑下山 (需更注意路徑選擇)。
  • 優點: 一次收集兩大特色景點!泰國谷地形特殊,一簾幽夢拍照超有FU。路線稍有挑戰性但不至於太難,人潮相對少些。
  • 缺點: 部分路段較原始、濕滑 (尤其雨後!),路標有時不夠連續,易走岔 (柴山登山注意事項:建議下載離線地圖如GPX軌跡備用!)。從一簾幽夢附近下山的路,有些地方需要手腳並用,穿對鞋子很重要!
  • 個人心得: 這條是我最常帶朋友走的路線,很有柴山的原始風味,但第一次走建議結伴或有識路人帶領。找「一簾幽夢」的岔路要睜大眼睛!

清幽海景款:文學院 → 少女峰 → 海岸線 (約2小時)

  • 怎麼走: 中山大學文學院旁登山口進入 > 沿步道緩上 > 抵達「少女峰」觀景點 (俯瞰高雄港、西子灣、旗津視野絕佳) > 續行可選擇往「雅座」方向或下行接往海岸防風林步道。
  • 優點: 林相優美較清幽,少女峰展望極佳!結合山景與海景。路線坡度較緩和。
  • 缺點: 文學院入口較不明顯 (第一次去容易錯過),部分路段鄰近軍事管制區(柴山登山注意事項:請務必遵守告示牌,勿擅入管制區或拍照!)。下海岸線的路段階梯較多。
  • 適合: 喜歡拍照、享受寧靜、想避開主步道人潮的朋友。個人覺得夕陽時分的少女峰特別美!

路線選擇小叮嚀:

  • 評估體力時間: 別貪心!柴山有些原始路徑一旦走進去,可不是想回頭就能馬上回頭的。
  • 研究路徑: 行前花10分鐘看一下路線圖或相關遊記,對地形有概念,避免迷途風險 (柴山登山注意事項:安全永遠第一!)。
  • 結伴而行: 尤其是走較少人走或原始的柴山登山路線,多個人多份照應。

柴山登山季節
時間對了,風景加倍!柴山登山季節大哉問

高雄號稱四季如夏,但爬柴山,柴山登山季節的微差異,真的會大大影響體驗!我常被問:「周先生,什麼時候爬柴山最好?」我的答案通常是:「看你要什麼!」

柴山四季體驗與注意事項

季節 氣候特點 優點 缺點與挑戰 特別注意事項 (柴山登山注意事項)
春 (3-5月) 氣溫回暖舒適 (約22-28°C),相對乾爽 適合多數路線,植被新綠,部分植物開花 偶有霧霾影響能見度 ✅ 舒適季節但仍需帶足夠飲水
✅ 天氣變化仍快,薄外套備著
夏 (6-9月) 高溫炎熱 (可達35°C+),午後雷陣雨極頻繁 清晨或黃昏時段較舒適,雨後步道旁小瀑布較有看頭 高溫悶熱易中暑!
午後雷雨又急又猛,路面濕滑泥濘
獼猴活動極度頻繁!
絕對避開正午時段 (10:00-15:00最危險!)
水!水!水!帶比你想像中多一倍的水!
必帶雨具 (雨傘在樹林難用,輕便雨衣較佳)
食物嚴密收好!背包拉鍊關緊!猴子虎視眈眈!
✅ 注意雷擊風險
秋 (10-11月) 全年最舒適!氣溫適中 (約25-30°C),降雨減少 最適合挑戰較長或原始路線
視野通常最佳
仍是獼猴活躍期 (但略遜於夏季) ✅ 黃金登山季節,好好把握!
✅ 防曬和基本飲水仍不可少
✅ 食物管理依舊重要
冬 (12-2月) 氣溫涼爽 (約18-25°C),東北季風較明顯 體感舒適,不易中暑
獼猴活動相對溫和
風大時體感溫度較低
部分區域草木較枯黃
天黑得快
✅ 需準備薄防風外套
✅ 注意日落時間,提早下山
✅ 天氣乾燥,補充水分仍重要

季節選擇真心話:

  • 怕熱如我: 柴山登山季節首推「秋天」!溫度、濕度、獼猴囂張度都相對平衡點。
  • 想避人潮: 平日當然最好。假日?那就「冬季」的平日清晨吧!夏天假日主步道人擠人到像逛夜市…
  • 挑戰原始路: 避開夏季濕滑和暴雨風險,「秋冬」是最佳時機。乾燥的路面好走太多。
  • 單純看海: 少女峰秋冬空氣較通透,夏天常霧濛濛或熱浪扭曲視線。

柴山登山注意事項
柴山登山注意事項

爬柴山出事上新聞的,真的不少是輕忽的登山客。以下這些重點,請當成保命符刻在腦海裡:

獼猴!獼猴!獼猴! (重要到說三次!)

  • 食物飲料是原罪: 任何食物、塑膠袋裝的飲料、有香味的塑膠袋(像剛裝過食物的)、甚至是「看起來」像食物的東西 (如鮮豔水瓶、便當盒),統統收進背包深處!絕對不要拿在手上或掛在背包外! 我有次帶朋友,他隨手把吃一半的蘋果塞側邊網袋,下一秒一隻大公猴如閃電般竄出抓走!朋友嚇到腿軟。
  • 塑膠袋是大忌: 塑膠袋摩擦的聲音對猴子來說就是「開飯鈴」!採買完的東西請換到不透明袋子或塞背包裡。
  • 對視、挑釁是大忌: 遇到猴子擋路,保持冷靜,慢慢繞開。不要直視牠們眼睛 (會被視為挑釁),更不要尖叫、揮打、試圖驅趕。牠們比你兇猛太多了!
  • 被搶怎麼辦? 如果你手上食物被搶,為了人身安全,放手讓牠拿走!絕對不要跟猴子拉扯搶奪!牠們的爪子非常鋒利!

水!水!水!帶夠!

  • 基本量: 夏天、走超過1小時的路線,至少每人2公升起跳! 冬天或短程路線,至少1公升。別嫌重,中暑脫水的痛苦絕對比背水累百倍!
  • 補給點: 只有「雅座」等極少數點有賣飲料水,價格當然也比山下貴。別指望沿路都有得買!自己帶足最安心。這是柴山登山注意事項裡最常被輕忽的一點!

柴山登山步道
穿著與裝備:

  • 鞋子: 務必穿抓地力好的運動鞋或登山鞋!絕對不要穿涼鞋、拖鞋、皮鞋!很多原始路段充滿碎石、樹根,濕滑時更是危險。親眼見過穿高跟鞋的網美在泰國谷摔得四腳朝天… 何必呢?
  • 背包: 雙肩背包!能空出雙手平衡,也方便攜帶水和必需品。強烈建議選有胸扣和腰扣的登山包,背負舒適度差很多。
  • 衣著: 透氣排汗衣物為主,夏天防曬 (帽子、袖套、太陽眼鏡),冬天薄外套防風。長褲可防蚊蟲、樹枝刮傷。
  • 防蚊蟲: 低海拔山區蚊蟲多,尤其雨後,防蚊液必備!

安全與迷途預防:

  • 留意地標與路標: 柴山步道系統雖發達,但原始路段路標相對稀少或不明顯。行前了解路線,行進間注意岔路口指示牌或綁在樹上的登山布條。
  • 離線地圖APP: 強烈推薦!如「健行筆記」、「Hikingbook」等APP,可事先下載GPX軌跡離線使用。手機沒訊號時還能靠GPS定位。迷路時能救命!(柴山登山注意事項科技助力很重要)。
  • 天黑前下山: 柴山除了主步道入口附近有少許路燈,絕大部分區域入夜後一片漆黑!務必在天黑前離開山區。手機充飽電,或帶個輕便頭燈當備用。
  • 體力評估: 量力而為!不要硬撐。身體不適或迷路時,最好的選擇是立即折返或停在安全處求援。

尊重環境與法規:

  • 垃圾帶下山: 「自己的垃圾自己帶走」是最基本原則!包含果皮、衛生紙!柴山是彌猴棲地,亂丟垃圾會害牠們養成翻垃圾的壞習慣。
  • 禁煙禁火: 柴山曾發生過火災,嚴禁任何形式的生火與吸煙!高雄天氣乾燥時,一點小火花都可能釀大禍。
  • 勿餵食動物: 絕對不要餵食彌猴或其他野生動物!這會改變牠們的習性,增加人猴衝突風險。
  • 遵守管制區規定: 部分區域涉及軍事管制區或自然保護區核心區,請務必遵守告示牌規定,勿擅闖或攝影。

如果你想深入了解柴山,推荐阅读:柴山全攻略:熱門景點、旅遊季節、行程建議、必吃美食與優質住宿  

柴山登山交通
柴山登山常見Q&A

  • Q:柴山登山路線會很難嗎?沒有登山經驗可以爬嗎?

    • A: 柴山的特色就是「選擇多樣」!主步道入口到雅座的路線,坡度緩、階梯完善,是非常友善的柴山登山步道,適合完全沒經驗的朋友。但如果是想挑戰泰國谷往一簾幽夢,或是北側較原始的路線,就需要點基礎體力和適當的鞋子。評估自己的體力,選擇合適的柴山登山路線最重要。別一開始就想當英雄挑戰最難的!
  • Q:柴山登山交通怎麼安排最省心?開車還是搭車好?

    • A: 如果你是「假日」且「睡到自然醒型」(早上9點後才出發),強烈建議搭大眾運輸! 橘線西子灣站轉橘1公車真的方便。開車的話,主入口假日找車位會找到懷疑人生。平日或非常早起(7點前抵達),開車停主入口停車場還算可行。柴山登山交通規劃做得好,登山心情沒煩惱!
  • Q:柴山登山季節哪時候最推薦?夏天太熱不能爬嗎?

    • A: 柴山登山季節個人最推秋天(10-11月),天氣穩定舒適!冬天(12-2月)也涼爽宜人。夏天當然也能爬,但切記避開正中午時段(10:00-15:00),務必清晨(6-7點出發)或接近黃昏(下午4點後)再上山,並且帶「非常多」的水(至少2公升),做好防曬。同時嚴陣以待彌猴群柴山登山注意事項在夏天要特別嚴格遵守。
柴山登山路線
  • Q:帶小孩或長輩適合走哪條柴山登山路線?

    • A: 最推薦從鼓山三路主步道入口進入,一路走到「雅座」即可。這條路寬敞、坡度適中、沿途有休息點(雅座有賣飲料),是最老少咸宜的柴山登山步道。來回約1-1.5小時(含休息)。記得幫小孩準備防蚊液、帽子,並嚴格管理他們手上的零食飲料!看到猴子爸媽更要抓緊小孩別讓他們好奇靠近。
  • Q:彌猴真的很兇嗎?被攻擊怎麼辦?

    • A: 牠們是野生動物,具有攻擊性,尤其當牠們認為食物被威脅時!平常心看待,保持距離,絕對遵守「食物飲料不露白」、「不挑釁」 原則,絕大多數時候牠們不會主動攻擊人類。萬一遇到猴子特別靠近或威嚇:
      • 保持冷靜,不要尖叫奔跑。
      • 慢慢後退,離開該區域。
      • 檢查自己或同伴身上是否有食物外露,立刻收好。
      • 手上若有食物被搶,放手讓牠拿走!勿對抗!
      • 萬一被攻擊受傷(抓傷咬傷),盡快下山就醫清洗傷口並施打破傷風與狂犬病疫苗! 這是柴山登山注意事項裡最需要謹慎應對的一環。
  • Q:需要帶登山杖嗎?裝備有什麼特別要求?

    • A: 如果只走主步道到雅座,不太需要登山杖。但如果你計畫走泰國谷、一簾幽夢等較原始或上下坡多的路線,帶一支登山杖會讓你的膝蓋和平衡感舒服很多。裝備重點:
      • 鞋子: 抓地力好的運動鞋/登山鞋 最重要!
      • 背包: 雙肩背包,容量足夠裝水、雨具、補給品。
      • 水: 依季節和路線長度,帶足水量(夏天長路線建議2-3公升)。
      • 防曬/防雨: 帽子、防曬乳;輕便雨衣。
      • 補給: 行動糧(能量棒、鹽糖),收好不外露!
      • 其他: 手機(充飽電+下載離線地圖)、簡易個人藥品、防蚊液。 裝備不求頂級名牌,但求實用安全!特別是鞋子,絕對是柴山登山注意事項裡的核心裝備。
關於作者

我是老周,一個在山裡打滾十幾年的中年大叔。很多人問我為什麼這麼愛爬山,說真的,一開始只是為了減肥。那時候體檢報告出來,醫生說你再不運動就等著裝支架吧。結果爬著爬著,發現山比人有意思多了。

記得第一次爬合歡山,穿牛仔褲背普通背包就上去,走到半路差點想放棄。現在想起來真蠢,但誰不是從菜鳥開始的?後來慢慢買裝備,學技巧,現在連老婆都說我花在裝備上的錢夠買台摩托車了。不過爬山這件事,裝備再好也沒用,重點是肯不肯把腳抬起來。

有人覺得爬山很累很危險。確實累,但坐在辦公室盯著電腦就不累嗎?危險是有,但開車上路就百分之百安全?我反而覺得山裡最誠實,你對它認真,它就對你好。當然也有失手的時候,去年在奇萊北峰差點滑倒,現在想起來背脊還會發涼。

最煩那些只會拍打卡照的網美。穿得漂漂亮亮爬到三角點,拍完照就下山,連沿途的風景都不看。山不是背景板,它是有生命的。有時候清晨獨自站在稜線上,看著雲海在腳下翻滾,那種感覺比什麼讚數都實在。

寫部落格純屬意外。本來只是記錄爬山路線給自己看,沒想到越來越多人來看。現在每週不寫點什麼,還會被網友催稿。壓力是有,但能讓更多人愛上山,也算好事。只是拜託別再問我「這條路線適不適合帶小孩」,這種問題去問土地公比較快。

最近發現膝蓋開始不太聽話。醫生說再這樣爬下去遲早要換關節。我想,等到真的爬不動那天,就把這些年拍的照片整理成書,留給孫子看。告訴他們爺爺年輕時見過的風景,比課本上的漂亮多了。

發佈留言

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。 必填欄位標示為 *